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2024-04-30
安徽轴承网

130
新一届,新起点,新发展。2024年4月28日上午,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华东文博城顺利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张敬国教授,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会长翁飞博士,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马鞍山学院吴玉柱教授,安徽省文史馆原副馆长二级巡视员张旭华先生,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巡视员孙慧琳女士,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吴维平教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宫希成研究员,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原副主任钱玉春研究员,中石协观赏石鉴评师和评价师王云芳女士,安徽省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卢传松画家,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刘伟画家,长丰县文物管理所副硏究馆员孙朝峰,安庆博物馆代表徐鹏主任,含山县文物管理中心副研究馆员石建城,以及来自国内嘉宾和全体会员代表150余人出席大会。
会议伊始,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翁飞博士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委托张翼进行财务报告宣读,会议现场审议通过了《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2019年度-2024年度换届专项审计报告》。
研究会第四届筹备组组长陈浪先生,受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委托,进行章程修改说明和章程(草案)的汇报,会议现场听取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章程修改情况说明,审议通过研究会章程(草案)。

大会听取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报告,投票、审议通过了《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听取、审议通过聘任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名誉会长、顾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常务理事、监事、秘书长、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会长的选举。
大会休会期间,召开了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和第四届第一次监事会,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的新一届领导班子。
根据大会现场选举结果,张伟当选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第四届会长,王清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叶赵炜、朱敏、刘程、汪文、吴秀玉、苏成立、罗学坤、范艳芳、范黎明、胡亮亮、夏本法、盛敏楠、彭芸当选副会长,陈浪当选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一凡、王志、张影、程晋学、高雷当选副秘书长,张翼当选监事长,杨道武、姜林当选监事,王发胜、张哲生等当选常务理事,另外,共有40余位会员代表当选理事。
会上,与会领导现场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成员颁发证书。
新任会长张伟同志说,非常荣幸能当选为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第四届会长,感谢各位领导和全体会员代表对他的信任,感谢理事会和会员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在第三届理事会打好的工作基础上,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规范办会、坚持服务理念,让研究会工作更上新台阶。
第四届理事会续聘张敬国为终身名誉会长,翁飞、杨其鹏、袁为祥为名誉会长,吴玉柱、张旭华、孙慧琳、吴维平、宫希成、钱玉春、贾庆元、任弢、王云芳为顾问并颁发聘任证书。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巡视员孙慧琳女士,向研究会新一届的领导班子予以祝贺,并寄予很高的期望。
为祝贺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换届,宋文奎先生、卢传松先生、刘伟先生现场赠送了寓意深刻的书画作品,向研究会寄予美好祝愿。
宋文奎(左二),书法高级讲师、著名书法家
卢传松(中),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
刘伟(右一),当代著名画家
大会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文章精选
MORE>>-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
确定了大写意手法中国式审美观的凌家滩出土玉猪
2007年6月,在凌家滩遗址祭坛附近出土了一件玉猪,身长75厘米,宽38厘米,高22厘米,重约85公斤,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最重、最早的玉猪。
-
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2022年9月6日上午9:00至11:00,应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之邀,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古代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张敬国教授在培训会上首讲做了题为《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省法官培训学院单其文院长主持,会议约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
微观识古玉
高古玉的收藏投资和文化学术研究,被业内公认是将来艺术品市场的最具潜力的黑马,不论是材质、工艺、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高的收藏研究价值,但高古玉的鉴别真伪成了制约广大爱好者收藏投资的瓶颈,古玉鉴定一直以来被认为高深莫测,所以很多人望而却步,仿品的大量充斥市场给很多藏友带来经济损失和兴趣的下降,白生光先生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是在安徽玉器鉴定最早提出微观鉴定方法的学者,我根据长丰县出土的战国玉器在四十倍放大镜下的工艺加工痕迹特征解析古玉鉴定的一些方法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