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会动态

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2024-02-01

       安徽玉石文化网

 112

        2022年9月6日上午9:00至11:00,应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之邀,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古代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张敬国教授在培训会上首讲做了题为《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省法官培训学院单其文院长主持,会议约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张敬国教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在距今6000到4000多年,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其中,凌家滩文化年代最早。

图片


        接着张敬国教授带领我们回顾了他近二十多年来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的亲身经历的故事,最豪华的是07M23拥有300多件随葬品,用玉钺、石钺来表达权力,并且出现了很多有宗教内涵的物品,例如玉龟、玉签等。


图片

凌家滩遗址07M23


图片

凌家滩遗址07M23出土的玉龟、玉签


图片
图片

凌家滩遗址07M23出土的玉猪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人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鹰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玛瑙钺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龙凤璜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双虎首璜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玦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勺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版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图片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


图片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

       

        通过近二十多年来对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出土器物的回顾,张敬国教授认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特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 具备大型聚落遗址中心的地位。

2.出现玉人、玉龙、玉龟、玉版等反映宗教精神文明和天文学发生和发展认识。巫神、大祭司的出现,玉龟、玉签、占卜算卦,代表人与神沟通的工具,象征神权统治地位。

3. 出现砣具,使用砣切、砣磨、管钻等创新工艺技术。首次发现石钻头(呈螺丝纹)世界上距今5500年前最伟大创造发明。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4. 贫富分化严重对立,产生等级、礼仪制度。象征国家权力的神权、公共权力集中一体,体现了文明的历程。表明贫富分化在氏族内部产生,出现阶级、国家萌牙状态的出现。

5. 墓葬中随葬品主要以玉器为主,玉器所占比例一般为40%~70%以上,总体玉器占随葬品总数55%以上,石器和陶器退到了次要地位。表现出玉器文明的特征。

6. 中国文明起源发生在新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之间的玉器时代。

7. 凌家滩出土的玉器,表明玉器文明透露出精神领域和社会制度的文明曙光。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      徐红霞 文/图

扫一扫
二维码
  • 手机版 手机版
Top

文章精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