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会动态

微观识古玉

 2024-02-01

       安徽玉石文化网

 111

    

高古玉的收藏投资和文化学术研究,被业内公认是将来艺术品市场的最具潜力的黑马,不论是材质、工艺、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高的收藏研究价值,但高古玉的鉴别真伪成了制约广大爱好者收藏投资的瓶颈,古玉鉴定一直以来被认为高深莫测,所以很多人望而却步,仿品的大量充斥市场给很多藏友带来经济损失和兴趣的下降,白生光先生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是在安徽玉器鉴定最早提出微观鉴定方法的学者,我根据长丰县出土的战国玉器在四十倍放大镜下的工艺加工痕迹特征解析古玉鉴定的一些方法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

 1、线刻的痕迹特征
(图1)


(图2)


(图3)

图片


经过青铜时代以后,生产工具的发展进入了它第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铁器时代,或者说叫古典机具时代。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随着铁器的发明和运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古人制玉采用人工脚踏轮转铁质砣具,古玉制作工艺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受生产能力的约束,为我们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图1、图2我们通过放大可以清晰的看到,谷纹由于坯料在砣具下不断的转换角度,形成的圆弧线是一个一个短小的线组合而成的。图3自然光下肉眼观察给人非常灵动,富有生机勃发的感受。可见古人的性灵赋予,那是一种极具神韵的美感。


2、减地的痕迹特征
(图4)
图片

(图5)

图片


(图6)

图片
图片


(图7)

图片
       图4-6我们在放大的世界里清楚的看到在制作谷纹凸起的过程中先用菱形网格筋绳解玉砂减地留下的明显拉丝痕道,它在抛光时这一部分很难被打磨到。图7是砣轮来回打磨造成的效果,用细小的舵碾或钢钻,在玉器表面碾出大小不等的坑坑洼洼,或痕道,肉眼粗看像是遍体鳞伤的感觉。



3、浮雕的痕迹特征
(图8)
图片


(图9)

图片
图8浮雕突出的谷纹在边缘的地方可以清楚的看到砣轮在转折的地方余留下的明显磨痕。图9自然光下肉眼也能清晰的感觉到这些特征。这些特征在现代电动高速砣具下是不会出现的,也是不容易被仿造的。
  总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是怀有一种敬畏和严谨的心态,因为毕竟是王者之器,有的也可以说是倾国之力,能够代表当时最高的生产力水平,战国和汉代早期的玉器大多都是非常精美的艺术品,这种美是人与神的通灵,它散发的灵性之美是无法复制的。每个时代的加工都有着各个时代的工艺和审美特征,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列举的长丰县出土战国玉器工艺特征不能完全覆盖整个玉文化鉴定要素,但有着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古玉的鉴定还要从沁色、包浆、器型等等方面综合定论。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   杨道武
2022年4月2日
图片参考文献《楚玉拾珍--长丰县出土战国玉器》

扫一扫
二维码
  • 手机版 手机版
Top

文章精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