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也是最早的文化象征----凌家滩龙凤璜
2024-02-01
安徽玉石文化网

102
汉·孔鲋《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这龙凤呈祥的最早文献。
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送给她,公主自从有了玉笙,吹笙的技艺更加精湛。长到十几岁时姿容无双、聪颜绝伦。秦穆公想招邻国的王子为婿,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懂音律,不是善奏乐器的高手,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好依从公主。
一天夜里,公主倚栏赏月,用玉笙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神往,释放心中怀春的心情,这时一阵袅袅的洞箫声和着公主笙乐响起。一连几夜,笙乐如龙音,萧声如凤鸣,合奏起来简直就是仙乐一般动听,整个秦宫都听得见,以至方圆百里。穆公问其原因,公主说是从很远的地方想和的。秦穆公便命大将孟明一定要找到吹萧人。一直找到华山脚下,听樵夫说有一青年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善吹箫,音可传数百里,孟明来的明星崖把箫史带回了秦宫。此时正值中秋,秦穆公见他的箫也为美玉所制,非常高兴,便请来公主,两人一见钟情,便合乐起来,一曲不曾奏完,殿内金龙、彩凤都好像翩翩起舞起来,众人听的入痴,齐赞说:"仙乐!",弄玉和箫史完婚之后便住在宫里。箫史教弄玉用箫学凤鸣,弄玉教箫史用笙学龙音,学了十几年,真的把天上的凤引下来了,停在了他们的屋顶上,不久龙也来到他们的庭院里。一日,箫史说:我怀念在华山幽静的生活。弄玉说:我愿与你同去享山野清净,二人合奏起来,片刻龙飞凤舞,祥云翻腾,弄玉乘上彩凤,萧史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龙凤呈祥而去!
后来人们为纪念弄玉和萧史的动人故事,就用"龙凤呈祥"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贞爱情。
这是龙凤呈祥最早的传说故事。
凌家滩龙凤璜 2件(1组)87M9∶17、18 透闪石。灰白色。泛黄色浸斑。器半圆扁方形。琢磨光滑润亮。两件组成。璜中间分开,两端平齐,侧面各对钻一圆孔,并有暗槽相连。两头一琢磨猪龙首形,一琢磨凤首形,在猪龙首眼部和凤首眼部各对钻一孔。外径16.5厘米、内径13.6厘米、宽0.9~1.5厘米、厚0.5厘米。林家滩的龙凤是古人用猪首和鸟首的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87M9出土的龙凤璜,有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合符或联盟、联姻的象征物。同时也表明巢湖流域是中国龙凤文化发源地。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龙凤纹"彩陶细颈瓶。这件珍贵文物说明,龙和凤组合都起源于距今新石器时期,我们通过实物不难发现许多新石器玉器饰品和纹饰有着类似的同步的。凌家滩的龙凤配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饰品实物。
龙凤呈祥,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的象征,玉龙凤佩自然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玉佩饰。若是得子如龙,生女如凤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凌家滩先民把赋予美好愿望的龙凤璜用于部落联姻的信物还是权位至高无上的王者夫妻合葬,无疑都是中国最早最美的文化符号。(文/杨道武 图/徐红霞)
文章精选
MORE>>-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
确定了大写意手法中国式审美观的凌家滩出土玉猪
2007年6月,在凌家滩遗址祭坛附近出土了一件玉猪,身长75厘米,宽38厘米,高22厘米,重约85公斤,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最重、最早的玉猪。
-
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2022年9月6日上午9:00至11:00,应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之邀,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古代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张敬国教授在培训会上首讲做了题为《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省法官培训学院单其文院长主持,会议约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
微观识古玉
高古玉的收藏投资和文化学术研究,被业内公认是将来艺术品市场的最具潜力的黑马,不论是材质、工艺、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极高的收藏研究价值,但高古玉的鉴别真伪成了制约广大爱好者收藏投资的瓶颈,古玉鉴定一直以来被认为高深莫测,所以很多人望而却步,仿品的大量充斥市场给很多藏友带来经济损失和兴趣的下降,白生光先生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是在安徽玉器鉴定最早提出微观鉴定方法的学者,我根据长丰县出土的战国玉器在四十倍放大镜下的工艺加工痕迹特征解析古玉鉴定的一些方法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
-
星鸟-----凌家滩先民的图腾
来到凌家滩遗址公园路边一排排雕刻的玉鹰标志,映入眼帘,展厅内讲解员这样介绍“玉鹰是凌家滩先民的祖徽,在古人眼里鹰是飞翔最高的鸟,玉鹰身上的纹饰象征着太阳,这样的图腾是意味着人与太阳神的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