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张,480件古玉亮相
2024-02-01
安徽玉石文化网

93
8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院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张,480件(套)古玉器亮相。被誉为“中华第一凤”的凤形佩、明宪宗朱见深之孙的龙纹带饰、妇好墓出土的神鸟玉饰等经典玉器悉数展出。
中国古代玉器展品
进入国博玉器展厅的展柜,“门槛”尤其高。因为该馆有近9万件各类古代玉器馆藏,序列完整,品质上乘。既有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文化的特色玉器,也有王朝时期不同用途的代表器类。此次展出的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器类丰富,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专家评价,展览展品数量之多,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国内同类展览中实属罕见。
中国古代玉器展品
脱颖而出的480余件展品出场顺序也经过精心编排——按“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五个单元,展示玉器从饰品到神器、礼器,再回归世俗,由帝王贵族专享到普及民间的发展轨迹,同时展现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与审美意境。展厅里还有20余件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矿石标本,从材料和工艺角度介绍宝玉石知识及制玉技术发展。
中国古代玉器展品
文章精选
MORE>>-
令人惊奇的凌家滩遗址第14次发掘的玉石器
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发现,先后共开展了14次发掘,总发掘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200多件,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举办
为推动中国雕刻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打造高水平雕刻艺术交流平台,1月17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雕刻艺术专委会年会在北京举办。
-
那些为人不知的别致玉器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实体载体表现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一个重要高级别的板块。玉器的产生也是一个野荒蛮夷时代结束的象征,玉文化的出现也是社会科学生产力发生质变的一个里程碑,一个人类意识形态提升的标志性见证。
-
海外寻玉----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中国古玉
早在100多年前中国古玉文化就被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大量的中国艺术珍品通过不同渠道流失海外,让今天的我们不禁有了感慨、唏嘘、惆怅、愤怒、无奈等等无以言表的百感心情,太多的心情想要表达又不愿提及。古老的文明在那个腐朽没落的年代却把高度发达的西方深深的折服,不能完全用强盗的观点思维逻辑来看待,现在的我们反而更能深刻的理解,这一切源于一个对文化的尊重。
-
江津:打造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 创建“中国硒玉之城”
8月18日,江津区创建“中国硒玉之城”动员大会召开。此次启动创建的“中国硒玉之城”项目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负责培育的重点产业集群。大会上,江津区签署3个合作协议,积极打造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